为深化“三教改革”,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,3 月19 日下午13:40,合作项目课程中心教师在多功能1117,开展集体教研活动。周冠书老师和宗乐老师分别围绕“Food”和酒店英语“Reception”两大主题展开分享,通过案例展示、技术实操与互动研讨,探索“语言+ 专业 + 技术”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。
周冠书老师分享了新编实用英语第二单元“Food”的项目化教学设计,紧扣高职英语教学特色,采用“情境模拟+项目式学习”框架,围绕语言技能、文化意识和职业应用展开教学。通过头脑风暴、话题讨论、词汇情境化训练、跨文化饮食比较、餐厅角色扮演、健康菜谱设计、家乡美食地图设计等任务,结合视听素材与真实语料,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点餐用语、菜谱写作及饮食文化分析能力;融入情态动词、被动语态等语法点,强化职场英语交际逻辑。教学效果注重提升学生的跨文化适应力、健康饮食反思力及餐饮场景英语应用能力。菜单设计、服务流程模拟实现职业英语迁移,达成“用英语讲好中国饮食故事”的核心目标,提升学生职场沟通力与文化传播力。
宗乐老师分享了在进行酒店英语主题教学时的感悟。她的分享包含以下两方面。一是AI赋能分层教学,精准适配学生水平,打造个性化学习。课堂中,老师将学生按语言能力分为三组:高阶学生通过豆包AI智能体模拟全英文酒店电话沟通,锻炼即时听力与应变能力;中阶学生借助AI文字实时转写功能进行口语对话,同步对照文本查漏补缺;基础薄弱学生则通过朗读或输入教材文本与AI互动,在重复训练中夯实基础。这种分层模式,配合AI的即时反馈系统,使不同层级学生均获得“跳一跳够得着”的学习体验。二是游戏化纠错激活课堂参与。教师根据学生反馈设计“错误侦探”游戏:将前期学生学习中的典型表达错误转化为情景题目,学生通过小组竞赛形式修正错误点。学习效果良好。
分享环节结束后,老师们就餐饮行业“小费文化”做了一些背景知识扩充。对AI赋能教学给予了一定肯定,也强调教师的人文引导不可或缺。最后课程中心主任总结:两大主题均体现“语言为基、文化为魂、技术为器”的理念。未来可持续探索“AI 技术在教学中的实践路径”等专题。老师们也强调:“技术赋能需回归教育本质,警惕过度依赖工具”。
本次教研活动历时1个半小时,通过主题分享、案例研讨与互动交流,合作项目课程中心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,继续聚焦教学创新,推动“语言+ 专业 + 技术” 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落地,努力开创“项目化+ 智能化 + 思政化”的外语教学新范式。
撰稿:周冠书
初审:张 敏
终审:张圆圆